昌江,古称至来,后称昌化,为汉武帝开拓之疆域。奇峰峻岭、河流纵横的昌江滋养着20多万人口,是著名的“芒果之乡”“木棉之乡”“海南黎陶之乡”,还拥有亚洲最大的富铁矿石碌铁矿,被誉为“宝岛明珠,国家宝藏”,文化渊源深厚,吸引众多游客纷至沓来。近日,央广网记者走进昌江,用镜头和笔触,记录下美好的瞬间,重拾大家对“诗和远方”的向往。
央广网昌江10月18日消息(记者 蔡文娟)小小一张凳子,不仅能坐,还能走进秀场供人观赏,甚至被人收藏。它就是“牛皮凳”,海南黎族的传统工艺品之一,至今已有300年的历史。从最初的“养在深闺”无人知,到在激烈竞争的商圈站稳脚跟,再到如今朝着产业化、品牌化的路子迈进……这张小小的凳子书写了属于自己的“进化记”,也让人看到了“新路子”赋能“老手艺”的更多可能。
今年3月,“你好!中国 阳光海南”国际影像展暨海南旅文推介活动在法国巴黎举行,产于昌江黎族自治县石碌镇水富村的牛皮凳作为海南非遗展品之一,惊艳亮相。
“其实水富村第一代牛皮凳,在诞生之初,就为了吃饭有张凳子坐,人们就地取材,以牛皮和藤条为材料,做出的简单实用凳子。随着岁月的变迁,牛皮凳慢慢的变成为黎族同胞代代相传的民间手艺。”昌江黎族自治县文化馆馆长郭宏明和记者说。
“以前我们的祖先狩猎后,有用黄猄皮和鹿皮等制作皮具的传统,后来禁止捕猎后,就改用牛皮做凳子。”水富村村民、手工艺人林永深表示,在物资匮乏的时代,牛皮凳是当地群众自家使用的“传家宝”。
走进林永深家里,记者一眼就看到堆积着的几十个大小不一的牛皮凳。“这些上窄下宽的圆柱体,有高、矮两种,矮的是传统形状,大约25厘米高,高的一般有40厘米。因为都是手工做的,不一定每个都那么精准,也和材料有关。”林永深说。
“粗细不同的藤条、两个圆木框加一块牛皮,就是黎族牛皮凳的全部制作原料。”林永深介绍,圆木框通过来自王下乡大山深处的一种特殊乔木材料制作而成,比较难采集。
心灵手巧的手工艺人在制作牛皮凳时,会将采集到的乔木材料剖开后,制成约3厘米宽、1厘米厚的规格,再按凳子高矮所需的口径箍成圆形。打磨藤条时,将粗藤条等分拗折再捆绑,细藤条一部分保留原样、一部分对半剖开削薄。把细藤条紧紧缠绕连接在箍成圆形的木框上,使藤条与木框形成稳固的三角形状后,一张牛皮凳的基本结构才算完成。
再接着,就是牛皮部分。一张牛皮撑开来,根据圆木框口径进行切割,用凿子在牛皮边缘凿口,放到凳面固定后倒持牛皮凳,浸泡到沸水中,把牛毛悉数刮除。为让牛皮成型且更加耐用,手工艺人还会将牛皮放在阳光下暴晒至定型,再进行烟熏,以防止虫蛀。
最后一步,手工艺人会用钻头在牛皮上按固定距离钻圆孔,再用整根的细藤条交叉编织,固定凳面、美化外观。
看似工序简单,但对于水富村的手工艺人而言,牛皮凳是祖祖辈辈长期劳动的智慧结晶,不仅见证了岁月的更迭,更承载着历史的记忆,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壮丽画卷,诉说着过往与未来。
2023年,昌江非木植物编织技艺(昌江黎族藤编技艺)、非木植物编织技艺(黎族牛皮凳制作技艺)入选第六批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在水富村,100多户村民中,一半以上都有制作牛皮凳的手艺,能熟练制作的手工艺人也有30余人。
今年80岁的林永深从小耳濡目染,8岁开始就跟着父亲学习制作牛皮凳。“小时候家里穷,都是自己做牛皮凳放在家里用,或者拿到市集去卖换粮食。”
“这些都是我这几年做的牛皮凳,款式很多都是自创的。”林永深指着屋里形态各异、大小不一的牛皮凳自豪地告诉记者。随着耐用舒服的牛皮凳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,游客和商家也留意到这个颇有民族特色的手工制品,开始向村民下订单采购。
现如今,牛皮凳成了水富村的一个特色产业。村民们接到来自各地的订单后就会开始忙碌制作,等客户上门收取。节庆活动时,政府部门也会定制牛皮凳,例如2016年海南黎族、苗族传统节日“三月三”到来之前,昌江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就定制了3000张牛皮凳,是截至目前村民们接到的最大一笔订单。
“那时候我们全村老小都发动起来赶制牛皮凳,大家分工合作,整整花了快一个月的时间才完成。”聊起这段往事,林永深记忆犹新,笑得合不拢嘴。
而后,昌江的牛皮凳多次现身海南冬交会、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大型展会和文旅活动现场,一路从籍籍无名,到打响名气。在消费的人眼中,牛皮凳是特色工艺品、手工家具;对地方而言,牛皮凳则是大产业、金名片。
据统计,水富村能熟练地制作牛皮凳的30余名手工艺人,一年可制作1000多张牛皮凳,总价值20多万元。一门小手艺发展为一个产业,背后有抱团发展的加持,也有制作流程与工艺的升级。
“我们昌江的牛皮凳之所以令人着迷,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所蕴含的古朴技艺,沉淀着的文化韵味。”郭宏明说。
产品再精细一些,服务更精准一些,销路才能更多一些。除了日常的牛皮凳,林永深等手工艺人也在不停地改进革新,按照每个客户的需求,自己摸索其他生活用品的规格和做法,大至牛皮床、牛皮桌,小至牛皮藤帽等,种类繁多。
“每做一个成品出来,得到客户的好评,大家都会成就感满满。我现在制作一个牛皮凳,2到3天就能做好,质量还有保证。”林永深说。
对于非遗而言,保护和传承是不变的课题。唯有结合非遗之“古”和时代之“新”,才能让非遗不断焕发新生。
为让昌江的牛皮凳技艺加以延续、传承,吸引一批爱好者,培养一批传承人,今年5月,昌江旅文部门组织并且开展了黎族牛皮凳制作技艺培训班,吸引首批30余名学员报名参加。
“这批学员在传承人的指导下,不仅学会了制作基础的黎族牛皮凳,还结合时代发展和市场需求,创新性地制作出既保留原始风味,又融入潮流元素的特色牛皮凳。”昌江黎族自治县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副局长曹传龙告诉记者。
曹传龙表示,让非遗焕发新活力,离不开新鲜血液的注入。“就如同黎锦和黎陶一样,有了更多年轻人和小朋友愿意去了解学习这项技艺并投入其中,才能让它有机会激发更多可能性。”
从诞生至今的300年时光里,昌江的牛皮凳依然保持着古朴、原生态的样式,这是它的特质。但在面对市场需求和审美一直在变化的冲击下,却成为它的短板。
“‘创新不足’遏制了昌江的牛皮凳发展步伐。”曹传龙说,让非遗焕发新活力,还要加强创新,凭借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,让传统技艺的生存发展更加适应社会新期待,才能更好地融入消费市场,走进人们的生活。
“首先要突破产品外观的局限,在提升工艺精细度和审美的同时,探索多途径、多维度的场景应用空间,才能为它赋予更多市场价值。”曹传龙表示,接下来,昌江旅文部门计划继续对接更多大型文化企业,对牛皮凳进行深层次的设计和开发。同时,开展定制服务,探索更多花色和样式,为产品升级提供动能,以满足众多购买的人的需求,实现非遗传承保护和价值转换之间的平衡,为这项古老的手工技艺注入更多活力。
“事实证明,我们昌江的牛皮凳非常有民族特色,也可以登‘大雅之堂’。”郭宏明说,县文化馆将保护好、传承好、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,催生出更多新场景、新业态,让非遗保护成果惠及更多群众,以农文旅深层次地融合助力昌江乡村全面振兴。